咨询热线 :13380102069
欢迎您来到曜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市曜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致力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学术英语语言编辑服务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转载论文【眼科住院患者潜在风险防范措施】-曜文编译
来源: | 作者:pmoce92eb | 发布时间: 1992天前 | 628 次浏览 | 分享到:
目的探讨眼科住院患者的潜在风险以及防范措施。方法对740例患者护理程序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归纳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结果740例患者中共发生护理安全事故13例,其中发错药4例,跌倒3例,烫伤2例,输液加错药1例,医嘱有误审核不严格1例,收费纠纷1例,护理投诉1例。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护士的眼科疾病专业护理技能不规范、患者健康知识匮乏、自我护理知识不足是眼科护理的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眼科护理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高眼科护理安全性。


  曜文编译致力为大家分享更多更好的高质量论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同时大家也欢迎大家通过转载的方式进行分享,让更多的人能够观看学习,从中获得经验和灵感,小编将为大家提供*新论文资讯。

  【摘要】目的探讨眼科住院患者的潜在风险以及防范措施。方法对740例患者护理程序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因素进行归纳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护理防范措施。结果740例患者中共发生护理安全事故13例,其中发错药4例,跌倒3例,烫伤2例,输液加错药1例,医嘱有误审核不严格1例,收费纠纷1例,护理投诉1例。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未发生严重后果。结论护士的眼科疾病专业护理技能不规范、患者健康知识匮乏、自我护理知识不足是眼科护理的风险因素,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能够有效地降低眼科护理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高眼科护理安全性。

  【关键词】眼科;风险;防范措施

  眼科是临床科室中风险较高的科室之一,眼科患者对视功能障碍的问题比较关注,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4]。护理工作伴随着眼科患者检查、治疗等各个环节,眼科患者由于视力障碍造成行动上的很大不便,患者年龄一般偏大,潜在风险较多,因此加强眼科住院患者的护理,针对治疗过程中护理程序存在的各种潜在风险,寻找相应的防护措施,对保证患者住院安全十分重要。让患者感受到了护理人员*贴心的护理,才是护理工作真正价值所在[5-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本院眼科收治的740例患者,其中男410例,女330例;年龄9~78岁,平均年龄(57.5±15.5)岁;其中白内障167例、视网膜病变96例、角膜炎104例、眼外伤123例、青光眼55例、视神经乳头炎35例、玻璃体出血30例、虹膜睫状体炎45例、眼肿瘤25例、泪囊炎10例、翼状胬肉30例、睑内翻20例;住院时间3~22d,平均住院时间(7.8±4.5)d。

  1.2方法

  对本院眼科病区740例患者中发生的护理安全事故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可能存在潜在风险的环节,提出并落实防范措施。

  2结果

  本院眼科病区740例患者中共发生护理安全事故13例,其中发错药4例,跌倒3例,烫伤2例,输液加错药1例,医嘱有误审核不严格1例,收费纠纷1例,护理投诉1例。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有效地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未发生严重后果。

  3讨论

  3.1眼科住院患者的的潜在风险因素

  3.1.1环境因素由于老年和儿童患者自我防护能力较弱,患者视物不清;新入院患者对所处环境不熟悉,行动不便;眼科检查常需在暗光中进行,走廊灯光较暗,患者很容出现视觉模糊等原因,如果同时存在地面湿滑、床边未加设护栏等的存在,易导致患者碰伤、坠床等不安全事件的发生[8]。如常规设备不齐全或维修不及时,会影响日常医疗护理工作的进行。3.1.2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责任心差,主动服务意识不强,对护理风险的认知不够;不认真巡视未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延误治疗时机;不认真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不注重新业务的学习,专科技能操作不娴熟,造成专业知识老化[9-11];护理人员对急救流程不熟悉,急救物品使用频率较低,应急能力较差,对急救物品的使用较生疏,造成延误抢救[12];服务态度不好言语不当致患者投诉;护理记录不完整、不及时致护理行为缺乏有效的证据等,从而导致护理不良事件。3.1.3患者因素患者由于视力障碍,容易发生被凳子等障碍物绊倒,改变体位或伸手取物时坠床等意外;患者不按医嘱用药、不遵医嘱卧床休息,擅自应用自带药物影响治疗效果;慢性病多眼科患者多为老年人,自理能力下降,常合并其他系统慢性病,且容易发生并发症,存在较大潜在风险[13]。3.1.4药物因素由于患眼部疾病需要使用多种药物,口服使用药物会出现四肢麻木等;眼压高需静脉输注甘露醇,滴速过快导致心率过速;术前使用一定量的镇静剂,术后使用了散瞳药物后会引起眩晕、视力模糊等不良反应,会使患者产生一些错误行为,大大增加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3.2眼科住院患者的潜在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3.2.1加强护理人员法律法规学习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系统学习《医务人员道德规范及实施办法》、《医疗事故处理办法》、《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等[14],对本科室某些典型案例的护理风险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分析原因,吸取教训,认真制定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护理安全意识,提高护理质量,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3.2.2加强患者入院评估患者入院后认真评估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因素。重点评估患者的生活处理能力,对于高危人群,要明确标识,针对患者个体存在的危险因素,指导护士有重点地对患者进行观察及护理。3.2.3加强业务技能的培训合理配备科室人力资源,护理人员数量与梯队结构合理。加大对各级护理人员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所有眼科护士上岗之前,必须具备眼科疾病治疗和护理基本知识,采取弹性排班方式,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保证各项护理措施落实到位[15],同时解决护士超负荷工作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杜绝护理不良事件发生[16,17]。3.2.4加强管理,落实各项核心制度对护理人员组织不同程度的工作制度、业务能力培训,学习护理安全制度、各项操作的标准流程、事故应急预案、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并通过适当的奖惩制度形成良好的监督机制[18,19]。用制度规范约束自己的执业行为,遵守规章制度也是一种自我保护,并落实在工作实践中。眼科护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护理质量的满意程度,作为眼科护士,增强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除具备一定的专科理论及操作技能外,还应加强护患沟通,学习相关知识,确保眼科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优质眼科服务[20,21]。积极给予防范措施,将安全保障落实到眼科护理的各个环节中,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从而进一步保证本院眼科患者得到更为安全、优质、系统的护理。

  作者:王英


  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致力于为大家 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内容。曜文专业,专注,为您提供SCI论文润色,发表服务。


未发现合法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