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文编译致力为大家分享更多更好的高质量论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同时大家也欢迎大家通过转载的方式进行分享,让更多的人能够观看学习,从中获得经验和灵感,小编将为大家提供*新论文资讯。
摘要: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是政治教师的任务,专业课教师也有义务加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为提高眼科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调动学生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加入一些思政元素,使学生在学习眼科知识的同时,提高人文素养,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政教育;眼科教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战略判断,提出“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的重大战略命题。高职院校是重要的人才培育机构,是培养未来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青年的重要场所。另外,高职教育本身专业性较强,是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我国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尤其是医学高职院校,为我国基层医疗机构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1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是新形势下提高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青年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具有不确定性,又有源自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实现个人价值的渴望,因此思政教师以及专职教师都应坚守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崇高使命,逐渐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思想觉悟、政治素养,帮助学生在未来道路上实现自我价值,从而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眼科学作为高等医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医学生的必修课。但眼科学内容多、学时少,且专业性强,教学中往往存在课时有限和相关医学概念涉及面广的特点[2],初学者比较难理解和掌握,所以容易被学生所排斥,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不高,导致课堂效率相对较低。因此考虑将思政教育引入课堂教学,加入一些思政故事以及视频,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人文素养,以期实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
2眼科教学与思政内容的结合点
2.1眼科检查中增加人文关怀,培养医德意识
医学是将“自然—人文—社会”集于一身的学科,医生这一职业承担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任[3]。而作为一名医学生,尤其是专科学生,课程学习比较紧张,理论知识较多,往往忽略医学人文素质的培养。但在当今大环境下,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我国现阶段较为突出的社会矛盾,而如何塑造医生的人文素养是破解问题的关键所在[4]。医患沟通在整个诊疗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眼科学作为医学中一个单独的学科,诊断和治疗都与其他学科有所差别,这就要求眼科医生在面对一些眼疾患者时,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诊疗技术,还要有崇高的职业观、良好的医德以及较高的人文素养。例如我们在讲到眼科检查时,采用情景式教学方法,亲自向学生示范接诊患者过程中如何与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每一位患者的诉说,关心每一位患者,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同时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在检查过程中,动作要轻柔,态度要温和,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不带有色眼镜对待患者及其家属,进而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不断提高自己的医德修养。
2.2培养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精勤不倦的敬业精神
课堂上讲到眼科学发展历史时,可结合我国眼科界著名的人物,向学生传达任何专业的发展都不是凭空进行的,都需要学者坚持不懈的努力,始终保持对专业的热爱。例如我国*早研究眼科病理学的学者之一,潘作新教授,在那个战事频发的年代,虽然面对工作环境简陋、实验设施简单、医疗设备匮乏、医务人员缺少等重重困难,但仍坚持进行眼科实验和研究。在1948年首创眼睑板切断矫正术,获得眼科学界的高度重视,被载入眼科学教科书和眼科文献,称之为“潘式手术”,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眼科学的发展。通过向学生讲述前辈的励志故事,将他们带入其中,了解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都是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
2.3联合多学科知识,培养爱国情怀
课堂中还可以加入一些中医知识背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在讲到白内障章节时,引用*早的中医“金针拨障术”,此方法曾震惊海内外,我国对于白内障的记载*早见于唐代的《外台秘要》,其中记载了白内障的发生和漫长的发展过程,以及*终可能的后果。作为白内障的有效治疗方法,关于“金针拨障术”的记载也是*早见于该书。书中记载的“金针拨障术”可能是从印度传入我国的,唐代的白居易、孙思邈也曾对其进行了描述和论述,清代之后,由于西方医学的冲击,该治疗方法湮没了,直至新中国成立,该手术又重新回到大众视野,一度蒙尘的“金针拨障术”经过改良后,脱胎于其中的白内障针拨套出术也走上了舞台,不仅为毛泽东主席带来了光明,还走出国门,由我们的国医大师唐由之教授为朝鲜金日成主席、印尼总统瓦希德、柬埔寨宾努亲王解除了病痛。学生听完这些,不由得被带入其中,爱国之心油然而生,并促发了学习动力,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而且传承了民族文化,从而实现文化育人。
2.4加入当前国际热点新闻,激发学习兴趣
在讲到屈光不正章节时,融入新闻热点话题。在当今电子化平台普及年代,电子产品在生活中使用率达到100%,学生也不例外,例如在手机上做作业、模拟考试等,导致年轻人近视发病率呈递增趋势,尤其是大学生中80%以上都需要戴眼镜,所以近视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在全国十三次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社会都要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而且,“要将学生近视防控纳入班级管理之中,作为对教师日常考核的内容之一”。另外,可以加入一些视频动画,比如近视的形成原理,将枯燥的课堂变得更生动、鲜活,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一些国家大事及发展动向,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2.5拓展内容,树立创新意识
在讲授玻璃体疾病时,当出现玻璃体积血、视网膜脱离等疾病时,可以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术中广泛应用的球内替代品为惰性气体和硅油,都能引发一定的并发症[5],比如硅油乳化、继发性青光眼、角膜变性等。为了降低以上并发症发生率,保证眼球完整性,临床上发明了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foldablecapsularvitreousbody,FCVB),来代替之前所用的气体和硅油。FCVB是由球囊、引流管、引流阀组成,材料为医用硅橡胶,通过将硅胶注入特制的模具中,经过高温高压处理,使球囊、引流管、引流阀一次成型[6]。是我国独立自主研制的创新产品,属国际首例,通过模拟我们的玻璃体腔形态,以此顶压视网膜,并且拥有稳定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生物相容性,能够较好地保持眼内压和形态完整,避免反复置换硅油和眼球摘除的风险[7],也减少了硅油的并发症。更重要的是,术后不再要求俯卧位,降低了年老体弱患者的心理负担。通过这样的真实案例,说明创新的重要性,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更要谨记创新发展的基本原则,才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以上就是眼科学中总结的一些思政元素,高职院校不仅教授专业知识,还要加强人文素养培养,从而做到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召开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青少年阶段是拔节孕穗期,*重要的就是引导和栽培。所以我们在专业课授课过程中应适当加入一些思政内容,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粒扣子,建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另外,为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专业课教师要主动走近学生,倾听学生心声,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悉心教育并引导学生,为他们创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的环境,为他们获得的成果点赞、喝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28(1).
[2]颜标,蒋沁,姚进,等.微课在高校眼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6(9):143-144.
[3]滕婉蓉,刘红勤,杨坤.医学生人文教育体系探索与实践[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7,27(2):95-99.
[4]苏强,吕帆,林征.医学人文教育的危机与重塑[J].高等教育研究,2016(4):66-70.
[5]宋宗明,惠延年,王琳,等.保留晶状体前囊减少硅油并发症的临床观察[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1):41-43.
[6]张贵森,巩慧,惠延年,等.折叠式人工玻璃体球囊植入的初步临床实践[J].国际眼科杂志,2018,18(3):578-580.
[7]叶燕花,谭素芬,吴素虹.人工玻璃体植入治疗严重眼外伤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护理[J].现代医院,2013,13(1):75-76.
作者:郑盼盼 戴馨 段飞 单位: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致力于为大家 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内容。曜文专业,专注,为您提供SCI论文润色,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