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文编译致力为大家分享更多更好的高质量论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同时大家也欢迎大家通过转载的方式进行分享,让更多的人能够观看学习,从中获得经验和灵感,小编将为大家提供*新论文资讯。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肿瘤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10月肿瘤内科30名本科实习医生为对照组,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30名实习医生为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和临床路径教学法进行教学,并对2组学生的实习末理论考试成绩、技能操作成绩及问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理论考试、技能操作和问卷调查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能提高肿瘤内科临床实习医生的带教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医学教育;肿瘤内科学;临床路径教学法
肿瘤内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涉及众多专业,包括病理学、影像学、放射学、疼痛管理学、心理社会肿瘤学和外科学等基础知识[1]。我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是一种灌输式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研究[2]表明,传统教育模式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创新意识和学习兴趣[2]。临床路径(CP)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3]。将CP引入临床教学中的方法,称为临床路径教学法(clinicalpathwayteachingmethod,CPTM)[4]。为提高肿瘤内科学的临床教学质量,提高医学生对肿瘤内科学知识的兴趣及学习效率,以及对带教老师的满意度,我院肿瘤内科在带教中积极应用CPTM,将CP引入肿瘤内科学临床教学中,组织学生学习肿瘤内科学知识的方法。本文就CPTM在提高肿瘤内科学实习医生带教的价值作一探讨。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2016年4-10月在我科临床实习的3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医生作为对照组,男15名,女15名,年龄(21.93±0.78)岁,平时成绩(61.60±3.09)分;2016年11月至2017年4月30名实习医生作为观察组,男15名,女15名,年龄(22.33±1.81)岁,平时成绩(61.57±2.65)分。2组实习生在肿瘤内科实习时间均为4周。2组实习生年龄、性别及平时成绩具有可比性。1.2方法1.2.1教学准备严格筛选带教老师,安排具有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扎实的医师担任带教老师。同时还要建立临床技能操作示范教室。1.2.2教学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肿瘤内科实习教学方法,即按照实习生入科、入科介绍、指认带教老师、带教老师按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内容这一常规流程教学,4周后进行理论、技能知识考核及问卷调查。观察组采取CPTM,即实习生入科、入科介绍、指认带教老师、带教老师选择具体病种并按照该病CP标准进行教学,4周后进行理论及技能知识考核及问卷调查。以科室常见病肺癌、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乳腺癌、食管癌、结肠癌临床路径标准流程为基础,建立临床实习教学路径表单进而进行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具体教学方案如下:(1)带教老师向实习医生进行入科教育,并向每人提供CP教学路径表单,指导实习医生学习符合纳入CP标准的各个肿瘤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变异指标,使临床实习医生系统了解CP表单。(2)带教老师对CP表单内容进行讲解,指出路径中的要点,要求实习医生掌握每个肿瘤的诊治指标、治疗方案的选择、化疗中及化疗后的治疗以及出院标准等。(3)带教老师带领实习医生对病人进行查房,并要求其独立询问病史,进行系统的体格检查,完成病历的书写。(4)带教老师针对临床实习问题,要求实习医生进行文献检索及书籍的查阅,分析并解答问题,然后带教老师进行详解,解答难点。(5)*后实习医生出科,并统一进行考核评价。1.3教学效果评价理论考试,满分100分,考核内容为基础理论知识(70%)和病例分析(30%);技能考核,满分100分,考核内容为病历书写(50%)、实践操作(50%);问卷调查,从对教学形式满意度,教学目标明确性,理论联系实践性,提高临床思维及临床技能等方面调查,问卷调查总分为100分。1.4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
2结果
观察组实习生的理论知识得分、实践技能得分、问卷调查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3讨论
传统的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带教老师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与控制,但是存在很多的弊端[2,5-6]。(1)传统的临床带教以教定学,忽视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事实,使学生处在被动学习的地位,降低了其学习的积极性;(2)传统的临床带教模式通常是以本为本,由带教老师根据教学大纲内容按部就班进行教学,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活动的组织设计均较固定,教师讲解多,学生思考少,限制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禁锢了学生大胆创新的能力,难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3)传统的临床带教教路单一,带教老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当做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学过程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CPTM不同于传统教学方法,国内外研究[3,7-13]表明,将CP应用到临床教学中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1)CPTM可提高实习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带教老师严格以CP的标准进行教学,要求实习生抓住临床工作重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这条主线,提高对临床工作的感性及理性认识,并通过管理病人以深化对疾病的症状、体征、诊断、治疗等的理解,强化了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能力,进而提高了思考、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2)CPTM可培养实习生的临床思维方式,有利于形成临床知识结构。CPTM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带教老师只起到引导作用,不再进行灌输式教育,通过安排实习生管理病人,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主动学习临床技能,成为学习的主体,独立思考,举一反三,有利于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3)CPTM还可提升实习生互助互动、协作学习能力。为了较好的理解CP表单上的相关问题,实习生通过主动查阅相关资料,积极思考和互相讨论来进行学习,有利于问题的深入理解和知识的熟练掌握运用。本研究是使用CPTM进行肿瘤内科学带教的一次大胆尝试,结果显示,CPTM带教的学生实习末理论知识得分、实践技能得分和问卷调查得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CPTM可以使实习生能更好地掌握肿瘤内科学知识和技能,是提高肿瘤内科学实习生解决临床问题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实习周期短,研究周期较长,对研究结果可能有一定影响,因此有必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教学研究。
作者:毕明宏 乔旭旭 高涌
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致力于为大家 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内容。曜文专业,专注,为您提供论文润色,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