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文编译致力为大家分享更多更好的高质量论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同时大家也欢迎大家通过转载的方式进行分享,让更多的人能够观看学习,从中获得经验和灵感,小编将为大家提供*新论文资讯。
[摘要]近年来,法庭科学实验建筑在社会公共安全和司法服务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比较中西方法庭科学实验室的建制特点,以实践案例探索新型法庭科学实验建筑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推动法庭科学实验建筑的发展。
[关键词]科学实验建筑;工作空间;绿色空间策略;去行政化;公共服务
法庭科学是自然科学原理和技术方法在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是自然科学和法律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应用学科。法庭科学一词译自“ForensicScience”,法庭科学实验室(ForensicScienceLaboratories)也有司法鉴定实验室、刑事技术实验室或物证鉴定实验室等称谓。我国法庭科学实验建筑属于司法建筑范畴的一种新型建筑类型,相关公开的研究和文献不多,近年来科学证据研究在社会公共安全和司法服务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该类型的建筑设计逐渐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比较中西方法庭科学实验室的建制特点,结合广州市公安物证鉴定中心的设计实践,阐述相关的设计方法和策略。
1法庭科学实验室制度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法庭科学系统都由政府资助,其在规模、任务及资金方面差异很大。对法庭科学系统而言,没有所谓的“一刀切”式的适用于全部模式的概念。英国法庭科学服务中心拥有6个实验室和1个国家枪械管理中心,主要为英格兰和威尔士的警察局提供服务。北爱尔兰有自己的独立机构,苏格兰则有4个实验室。美国大约有400个法庭科学实验室分布在各州。其中大部分属于公共机构,由联邦、州或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管理。加拿大皇家骑警和澳大利亚联邦警察局的法庭科学实验室也是一个分支机构遍布于全国的法庭科学机构。总体来说,西方发达国家大多采用国家层面的总部管理和地方分支机构模式,技术部门完全独立于侦察部门,技术人员高度集中,鉴定工作高度专业化。2005年我国司法体制改革后,作为侦查机关的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保留其内设的司法鉴定机构。2005年统计表明全国共有3560个公安机关法庭科学实验室,按照***、省级、市级、县级设置,其中建立在县级、市级的法庭科学实验室有3138个。与西方发达国家的侦鉴分离、规模化和集中化的优势相比,我国法庭科学实验室存在重复建设、布局不合理、规模小和专业化低等缺点,以2005年为例,其数量相当于美国的10倍,但规模建设方面仅相当于美国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水平。实际上,我国法庭科学实验室大多作为技术专业用房附属于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的行政办公建筑,一般约占总建筑面积的30%。此外,还包括科研机构和政法院校等依法建立的法庭科学实验室。
2科学家的工作空间
近10多年来,我国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实验室认可体系和技术人员鉴定资格认定制度,专业规模水平日渐提高。在实验室工作的大多数是法庭科学方面的专家,甚至是权威的科学家。法庭科学实验室开展的鉴定工作由不同专业领域的专家负责,科学化、职业化的鉴定团队体现了独立性和中立性。伴随着专业团队去行政化的过程,其工作环境也从行政办公附属用房转变为一个专业的工作空间。
2.1可持续发展的功能布局
我国目前实验鉴定用房基本分类为:痕迹检验实验室、法医学实验室、声像技术实验室、信息技术实验室、理化检验实验室、毒品检测实验室、文件检验实验室、DNA实验室、电子物证检验实验室、司法会计检验实验室以及心理测试实验室。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专业领域总体基本相同,各地实验室开展的业务领域范围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随着相关学科技术的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活动分工细化,检验设备及检测手段也日新月异。考虑建筑全寿命周期使用的灵活性,建筑布局的主要原则是将竖向交通和辅助用房集约化布置,形成完整的实验室功能空间,以方便将来灵活划分和扩展新的实验用房。广州市公安物证鉴定中心具有多个***重点实验室,用地面积50625m2,总建筑面积21490m2,其中地上17500m2,地下3990m2。地上5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度25.8m。在平面内庭院的4个角布置交通核心和辅助用房,南北两组实验用房共七大区,包含了理化检验实验区、法医实验区、DNA检验实验区、信息检验实验区、声像检验实验区、痕迹检验实验区和技术管理区。实验区的柱网整齐统一,空间开敞连通,能适应分析技术的变化自我调整功能配置,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各专业特点及相互关联性,各楼层分配布局按由上至下排列顺序为:理化→法医→DNA→信息→痕检→声像→物证保存→电镜→管理(接案大厅)→地下室。痕迹检验实验区的部分实验场所如痕迹验枪室、枪支建档室、车辆痕迹检验室等用房设置在地下室。(1)DNA检验实验区总面积为3500m2,分为案件检验区、DNA数据库操作区、科研区等三大功能分区。按特殊生物检材、常规生物检材、人员生物样本分别检验区域以及DNA数据库操作区需要严格区分的设计原则,案件生物检材检验与DNA数据库工作区域分别设在2个工作区域。DNA实验室按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标准建设,功能区布局合理,有效地进行物理间隔,配备了恒温恒湿、空气净化、负压区间、生物安全等设施。DNA数据库操作区域面积为930m2,主要负责DNA数据库样本检验、信息录入等工作。此外,根据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建设规定,需要设置800m2技术研发实验区,主要负责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应用和成果推广等。(2)理化检验实验区总面积为3250m2,分为微量物证检验区域、控制药物、滥用药物检验区域、理化公用工作区域等功能区。为实现控制药物、滥用药物和微量物证三大功能区物理隔离,案件检材与比对检材、科研样品物理隔离,避免潜在的污染。设置药理学实验区,供药物检验和药理动物实验使用。接检室、备勤室与仪器室区域分开。所有仪器室的数据处理室与仪器主机系统室物理隔离,有真空系统的真空泵与仪器主机系统物理隔离。(3)法医检验实验区总面积为2450m2,分为现场勘查及案件研究区、法医病理实验区、法医临床检验区、法医人类学检验区、心理测试区等五大功能分区。(4)声像检验实验区总面积为1700m2,分为电子数据检验鉴定实验室、语音实验室、颅骨复原实验室、视频检验实验室、检验照相实验室等五大功能分区。(5)痕迹检验实验区总面积为2550m2,实验区域与管理区域采用物理隔离,在地下1层配置车辆检验、枪支样本提取、大空间指纹熏显3个功能区,在二楼配置枪支、特种痕迹、手印、工具、足迹、文检六大功能区。(6)信息检验实验区面积为840m2,主机房包括整幢大楼网络配线交换中心、电话配线交换中心、指纹自动识别系统、SIS信息系统、刑事2000信息系统、全国公安机关现场勘验信息系统、足迹自动识别系统、DNA数据库、图像存储系统、OA信息系统等,并预留一定发展空间。
2.2严格的功能流线
法庭科学实验室功能流线复杂,建筑内部布局必须形成严格、科学的工作链,满足安全和工艺的要求。广州市公安物证鉴定中心采用内外双廊、双流线和4个交通核心设计,确保两大主线即送检物品流线和人流流线分开。其中,人流设计还要严格区分内部工作流线和外来人员流线。围绕内庭院的外廊为开放流线,提供社会公众参观、对外交流学习以及教育培训,作为服务于社会和宣传教育的一种手段。内廊为封闭流线,联系内部实验区,实验区域设置严格的门禁系统。办公和实验区域相对分开,确保物证安全。广州市公安物证鉴定中心实验室分成4类:A.生化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B.常规实验室;C.特殊实验室;D.计算机房。实验室设计应符合刑事技术各专业特点和工作需求,符合JGJ91—1993《科学实验建筑设计规范》、《国家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A/T382—2014《法庭科学DNA实验室规范》等规范文件和公安部对刑事技术实验室建设的要求。计算机房应符合国家计算机房建设规范标准。质量管理体系需符合ISO17025,17020实验室国家认可的标准。从建设标准和质量管理方面看,法庭科学实验建筑具有很强的专业性,以往把法庭科学实验室按司法建筑配套用房的标准建设是不科学的,广州市公安物证鉴定中心作为一栋新型独立兴建的法庭科学实验建筑,其决策和设计吸取了发达国家先进的专业理念,有助于实现可持续的发展。由于实验室装修是一个系统工程,还包括水、强弱电、空调系统、供气系统、通风系统、洁净系统、总体控制系统、通风柜、罩、紧急喷淋装置等实验室相关设备的安装调试。所以提前招标一家具备实验室专业资质的专业公司负责深化工艺设计和施工,由这家单位会同建筑主体设计单位进一步完善主体的施工图。
2.3绿色空间策略
2.3.1礼仪广场项目位于白云山麓,依山而建,场地与入口高差14.5m,无法与主要道路联系,也无法形成环形消防车道。通过台地式的广场较好地解决了场地交通问题,降低西面临时停车场标高5.750m,让车流、人流可以直接从北面坡路进入,再以大台阶连接停车场与主入口礼仪广场,室外空间自然分隔为上下、动静2个分区,保留了基地原有的生态环境,节约了大量的土方和造价。2.3.2岭南庭院实验用房围绕内庭院布置,建筑周边林木葱葱,苍翠碧绿。办公区设置若干空中花园和休闲活动区,和内庭院、中庭形成立体化庭院体系,使内外环境绿意盎然。每个实验室可以自然采光,让自然融入建筑,立体化的庭院体系成为大家的共享空间,不仅为科技人员提供了舒适的工作环境和交流空间,也激发了其活力和创新思维。庭院的矮墙、铺地等采用岭南风格的鹅卵石、雕砖和条石等地方材料,密植本土植物,乡土自然,让人倍感亲切。2.3.3气候空间为了消除实验过程产生的有害气体,实验区域采用了净化空调系统等措施,在其他公共区域则采用自然采光通风,减少人工气候的能耗。通过CFD流体分析软件反复模拟岭南建筑的“冷巷”和庭院通风环境,选择南面*佳的位置设置进风“冷巷”,结合内庭院、外廊、中庭、休闲空间、空中花园和西面的电动遮阳板,为改善建筑热环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庭院的尺度经过多次日照分析和通风模拟,*终短边宽度控制为24m,以满足日照要求和消防要求。由于内庭院有约2m宽的外走廊,因此庭院内的视觉距离接近28m,视野开阔。早上日影婆娑,午后阴凉舒适,通风效果极佳,很好地改善了建筑的微气候。西面巨大的门廊以“灰空间”形式处理,增加建筑几何体块的立体光影效果,同时具有气候缓冲、遮阳通风、降低西晒能耗的作用。
3回归本源
司法建筑是司法机关履行司法职能的业务技术用房、办公用房及相应的服务配套用房。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科学化、职业化、独立和中立的法庭科学实验建筑是大趋势,其属性由“法定职权”向“服务社会民众”转变。崇尚科学理念的树立和具备科学理念的职业化团体,大幅提升了鉴定意见的客观准确性,为公民伸张正义、维护个体合法权利提供了技术支撑。广州市公安物证鉴定中心力图把科学、公正、准确、高效的建筑形象和岭南建筑风格相结合,体现服务于社会的整体形象。建筑西面为白云大道,作为主要景观朝向,将西面作为主要入口和正立面。立面构图采用传统的三段式对称的构图手法。底面采用灰绿色花岗岩石材,中部采用带有横向线条的灰白色陶土板。顶部采用线脚压顶,线脚用岭南灰黑色小瓷砖贴面。建筑造型现代、简约、朴素、庄重,具有岭南建筑风格特色。均质化的立面,阳光在深凹的窗洞投下深深的阴影,富有肌理感和节奏感,带有浓重的科学实验建筑色彩。岭南庭院风格一向具有开放性和兼容性,贴近民众的生活。鉴定中心的内庭院、中庭、空中花园等公共空间均具有宜人亲民的尺度,柔化司法建筑。新时期的法庭科学实验建筑设计是一个去行政化的过程,其本质是一个求实求真的场所,是一种公共服务型的科学实验建筑。
参考文献
[1]杰伊·西格尔.人人都该懂的法庭科学[M].孟超,任鹏宇,王刘承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8.
[2]任惠华,刘琦.中国司法鉴定历史文化的发展[J].中国司法鉴定,2013,(4):108–111.
[3]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C].2011.
[4]花锋.中美法庭科学实验室比较研究[J].刑事技术,2007(6):7–11.
[5]《建筑设计资料集》编委会.建筑设计资料集3(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7.
[6]肖毅强,刘穗杰.岭南传统建筑气候空间的尺度研究[J].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5(2):73–79.
作者:陈浩强 单位:广东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广东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致力于为大家 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内容。曜文专业,专注,为您提供SCI论文润色,发表服务。
如果您还苦于没有选题思路,或者写作无法进展,请您联系曜文编译,我们会为您提供一站式学术服务解决方案。不管您是有医学润色SCI论文、sci翻译、sci润色,还是其他学术编译需求您都可以放心交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