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13380102069
欢迎您来到曜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广州市曜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致力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学术英语语言编辑服务
新闻资讯    NEWS CENTER
中国白垩纪中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研究有新进展—曜文转载报道
来源: | 作者:pmoce92eb | 发布时间: 2033天前 | 610 次浏览 | 分享到:
本文来自网络媒体,由曜文编译转载,为大家提供*新资讯:10月8日,中美古生物学家在北京宣布,他们在浙江省中西部的兰溪市发现了重要的大型恐龙足迹,而这些足迹长久以来被人们解释为“八仙下棋”的遗迹。该发现对研究中国白垩纪中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与演化以及民间传说对古生物学的影响都有重要意义。

       本文来自网络媒体,由曜文编译转载,为大家提供*新资讯:10月8日,中美古生物学家在北京宣布,他们在浙江省中西部的兰溪市发现了重要的大型恐龙足迹,而这些足迹长久以来被人们解释为“八仙下棋”的遗迹。该发现对研究中国白垩纪中期恐龙动物群的分布与演化以及民间传说对古生物学的影响都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美国科罗拉多大学足迹博物馆馆长Martin Lockley等学者共同完成,论文发表于国际地学期刊《历史生物学》。

该化石点位于兰溪市梅江镇的八仙岗自然村。该村的后面有个山冈,山顶平坦,八仙的传说在当地影响深远。邢立达团队访问了八仙岗,经过考察,发现此地的恐龙足迹大约有20余个,有多种不同的尺寸,*大的长度有82厘米,小一些的约70.5厘米,*小的只有22.7厘米。这些足迹都为蜥脚类恐龙所留,与此对应的体长大约是14米、12米和3.8米。

Lockley解释道,兰溪的蜥脚类恐龙足迹生成距今约1亿年,为白垩纪的中期。这些足迹都由区别明显的两部分组成:内部为真足迹,外部围绕着沉积物的挤压脊。真足迹上能观察到清晰的趾痕,尤其是后足迹上的第I、II和III趾,非常强壮,能帮助恐龙更好地抓住地面。

蜥脚类恐龙是迄今为止陆地上*大的动物。它们的脖子异乎寻常的长,靠四肢行走。邢立达介绍道,“这个发现表明,兰溪八仙岗区域在一亿年前的白垩纪活跃着大群的蜥脚类恐龙,是一个水草丰美的地区,与这些恐龙共生的可能还有肉食性恐龙,但目前还没有发现相关记录。”(来源:中国科学报 崔雪芹)

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致力于为大家 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内容。曜文专业,专注,为您提供SCI论文润色,发表服务。

未发现合法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