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文编译致力为大家分享更多更好的高质量论文,供大家学习参考。同时大家也欢迎大家通过转载的方式进行分享,让更多的人能够观看学习,从中获得经验和灵感,小编将为大家提供*新论文资讯。
现今,国内部分艺术院校的教学理念和课程设置陈旧,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缺乏对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引导,导致部分学生在设计时只是临摹现有的样式,照搬程式化技法,未能突破创新,展现自己的创意与特点。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旨在培养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创作能力的创新型应用人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新需求,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亟待转变与创新。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一、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内核和理念概述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模式,不仅注重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而且注重师生课后的交流;不仅重视师生语言的沟通,而且重视师生情感上的互动;不仅是一种课堂教学模式,而且是一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不断进步的手段。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主张教师的示范、引导和学生的自主思考、学习同步进行,通过这一过程*终实现从教师主导到学生主动学习的转变。互动式教学主张课堂的教学主体为学生,教师由点及线、由线及面、由面及体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互动,帮助并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热爱学习。“互联网+”背景下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借助互联网和其他信息技术,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更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通过互联网平台,学生可以获取*新资讯和学习资源。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可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丰富课程内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不断促进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互动式教学模式具体指以教师引导为辅、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学中以多种媒介为载体,整合多元学习内容,使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有效互动。
二、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作用
首先,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较高。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进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转换,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课程内容。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学手段新颖,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其次,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实施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运用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主动钻研的热情度,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促进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后,互动式教学模式能够提升艺术设计专业课堂的教学效率。部分学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对于技法和软件技术的课程课时设置较多,而培养学生思维和意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的相关课程相对较少。互动式教学模式主张运用师生互联的方式,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了解,教学过程中进行比较式、引导式、设疑式、案例式教学,提升艺术设计专业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首先,改变以往课堂教学的教学顺序。以往艺术设计专业课堂教学中,教师教授基础知识,学生学习并在练习和实践中巩固知识。在这种教学模式中,部分学生态度消极,积极性不高,掌握知识的精度和广度不够,学习兴趣不足。在艺术设计专业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能改变以往课堂教学的顺序。学生先了解艺术设计的设计流程,提前应用课堂中需要学习的理论知识,发现实践操作中的问题,在后期理论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解决前期遇到的难题。艺术设计专业的互动式教学过程一般为教师设定课程主题内容,学生思考后对内容进行调研、汇总、分析、总结,再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汇报思考和调研结果,教师与学生评论、分析、总结调研成果,教师导入理论知识、分析课程主题内容,学生根据所看、所学、所思进行实际设计操作。互动式教学模式通过改变以往课堂的教学顺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问题,教师以预设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提升了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的效率,提高了教师授课的效果。其次,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互动式教学模式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引导、共同探究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强化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疑问,层层深入,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体。互动式的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如,教师在课堂中设置“海洋”这一设计主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展开头脑风暴,随意联想与分析,锻炼其独立思考的能力。每位学生对海洋的理解不尽相同,有的可能会联想到鱼或其他海洋生物,有的可能会联想到渔业、海洋资源、海洋污染等,这些都能成为设计的主题。随后教师在课堂中组织师生、生生讨论,将鱼或其余海洋生物以及相关信息进行图示化思考与表现,教师讲解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内容重难点的学习,学生掌握课程内容,选取对本次设计有用的信息,根据设计原则和思路进行设计。完成设计后再次进入课堂讨论阶段,师生共同分析作品的视觉效果,探究作品的优劣处,对作品提出修改意见。这样,学生在设计流程中的主题分析阶段不被固定思维模式禁锢,研究阶段获取正确有效的理论信息,设计完成后获取有效的评价信息,并赏析和学习其他学生的作品。学生完成了对主题作品的分析、讨论、探究、设计、追踪、反馈,真正使学习落到实处。在运用互动式教学时,教师还可以利用情境式或实践式教学进行辅助,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互动式教学结合情境式或实践式教学模式,可以使教学建立在真实的情境、设计需求、设计比赛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设计的流程、思路、成果,强化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如,在产品设计专业的小型家电产品设计课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述小型家电产品的基本设计思路,再让学生调研小型家电的市场现状、受众,之后在课堂上进行设计讨论。学生跟踪小家电市场售后反馈情况,了解实际市场需求,更好地服务市场,不断提升自身的设计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除了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之外,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竞赛,通过竞争的方式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开阔其视野。由于各类专业比赛的时间和标准要求严格,学生的设计水平趋于专业化,紧张的比赛氛围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后,注重运用”互联网+”背景下的多种新型教学手段。艺术设计专业具有专业特殊性,是一个以人为本的专业,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对时代和潮流的敏锐度较高。在”互联网+”背景下,艺术设计专业的高等教育也面临着新的任务和挑战,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已不能满足“互联网+”背景下的教学需求,其课堂教学应该顺应信息多元化、结构开放化和资源共享化的趋势,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从而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专业人才。在艺术设计专业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时,教师也应注重运用其他的新型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授、学生课后学习并反馈、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自主学习、共享学习成果等几种教学方式展开教学。新型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更好地培养自身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思维。互联网的普及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突破了师生之间只能通过课堂交流的限制。教师引导学生运用互联网自主学习,可以丰富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学习的途径也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可以利用互联网随时随地获取信息。课堂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浏览站酷、大学生设计在线等设计类网站的相关资讯,帮助学生捕捉艺术设计专业的*新信息。艺术设计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每位学生对设计主题的理解和表现不同,感兴趣的内容和信息也不尽一致。在互联网平台中,学生可以自行获取对自身设计有用的相关信息,针对自己的设计主题和内容有效甄别、采用相关信息,完善其设计作品。互联网是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和有效手段,与课堂和书本相比更具时尚感,对潮流的敏锐度更高。在艺术设计专业中融入“互联网+”,可以进一步提升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效果,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互联网+”背景下,高等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教育应顺应时代发展,主动引入互动式教学模式,转变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探究,带着兴趣和问题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应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培养创新实践型人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融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深入企业和公司一线调研、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使学生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创新实践型人才,更具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叶蓬,杨志.艾斯纳美术教育课程论思想对我国设计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启示.装饰,2006(9).
[2]侯立平.文化转型与中国当今设计学学科本科教育课程设计的变革.中央美术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13.
[3]吴利锋.以工作室为载体的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现状调研报告.设计,2019(3).
[4]潘鲁生.设计艺术教育笔谈.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
[5]邬烈炎.设计教育研究.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作者:李莹 白淼
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本站致力于为大家 提供更多,更好的新闻内容。曜文专业,专注,为您提供论文发表,润色服务。